新朝陽生物技術助力綠色防控,推動柑橘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分享
發布時間:2025-11-05 11:21:00 訪問量:
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
2025年11月3日-5日,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辦、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承辦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第三期)”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匯聚了多位來自全國多個省、市、區的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圍繞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展開深入交流與現場觀摩。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朝陽”)作為綠色農業投入品與全程解決方案的重要推動者,為本次培訓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與產品支持。

蒲江柑橘基地展示“兩個替代”豐碩成果
11月4日上午,與會代表前往成都市蒲江縣柑橘基地進行現場觀摩。蒲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應良向代表們詳細介紹了當地推行“兩個替代”(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有機肥替代化肥)的實施情況和建設成果。

蒲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應良現場講解
在基地現場,新朝陽市場部技術人員分享了公司在蒲江基地實施的全程綠色管理方案,重點展示了新朝陽在四個方面的技術集成成果:
土壤修復與綠色管理技術集成:通過土壤團粒結構修復劑、微生物菌劑等產品應用,有效改善了土壤生態環境;
綠色保花保果技術集成:運用生物調節劑如天然蕓苔素,顯著提升坐果率和果實均勻度;
病蟲害綠色防控植物源農藥技術集成:推廣以藜蘆根莖提取物、小檗堿、大蒜鱗莖提取物等為核心的“生物農藥+”綜合防控模式;
以冠菌素為代表的生物調節膨果轉色品質提升技術集成:促進果實均勻膨大、提早轉色,提升商品果率與風味品質。

分享全程解決方案 展示系統應用成效
在專家培訓環節,來自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中國農業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就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實踐、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害蟲綠色防控創新等議題進行了系統講解。

專家培訓現場
新朝陽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任丹發表題為《農作物綠色防控關鍵生物技術交流》的專題報告,從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出發,介紹以生物農藥、天然蕓苔素、冠菌素、生物刺激素等為代表的關鍵生物技術在構建綠色防控體系中的核心作用。
他詳細闡述了新朝陽以“健康植保6S生物低碳技術應用服務體系”為框架的系統解決方案。該體系貫穿作物全生育期,從土壤修護、生長調控、生物防治,到營養管理、產量提升與品牌服務,形成從“土壤到餐桌”的全程綠色管理閉環。任院長強調,綠色防控不是單一技術的替代,而是系統生態的重構,需要以作物健康為中心,通過生物技術綜合應用,實現“減藥、提質、增效、生態”的多重目標。

新朝陽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任丹作專題報告
搭建產學研推合作平臺
本次培訓通過理論講解、現場觀摩和技術交流的有機結合,為全國農業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蒲江基地的實踐成果和新朝陽的6S技術體系為各地推進農作物綠色防控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
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新朝陽未來也將進一步加強與各級政府、科研院所和種植基地的合作,持續專注更多生物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為推動我國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中文
EN


